作品名称双山二十四烈士
作 者 段云明 宋文阳

在我们乳山《马石山十勇士》的故事,大家都知道,可你们有谁知道《双山二十四烈士》呢。西有马石山十勇士舍命救乡亲,东有双山二十四烈士捐躯护战友。下面,我给大家讲讲双山二十四烈士的故事。
1942年春,日寇对胶东半岛实施了“拉网式扫荡”。古历2月21日夜,八路军12团番号叫“敌工股”的胶东行署和牟平行署的领导机关部队,从三甲村转移到了下初乡境内的日照庄村。
古历的2月22日上午8时,一股日军约二三百人,沿着原桃文公路由东向西而来,他们过了下初东山的高家营,便转向北方行进,准备到史家疃村。他们通过张家沟,到了史家疃村南时,被驻在日照庄村的十二团西山岗哨发现,他立即向村内领导机关鸣枪报警。敌人发现目标后,未进史家疃村,便穿过黄垒河,直接向日照庄扑来,并发射了炮弹。部队从战略上考虑,决定由一营五连三排排长王民生带领全排暴露目标,引诱敌人,掩护大部队转移。
王排长接到命令,立即引诱敌人。战士们一边行走,一边鸣枪,穿过日照庄西山,经上初村向双山主峰玉皇顶前进。日寇发现了目标,哪肯罢休,就紧紧地跟了过去。战士们一边打一边撤退,往双山玉皇顶方向引诱。胶东行署和牟平行署的领导机关部队则向日照庄西北方向转移。
敌人被三排迷惑住了,认为这就是部队的主力,集中全部火力向三排猛扑过去。三排的战士在王排长的带领下,沉着迎战,走走停停,边打边退,一直向西把敌人引诱到双山东麓的山脚下。这时,突然在双山南面也出现了一股日寇,也被吸引过来。
原来南股敌人,是前几天在下洼打了一仗的那帮日寇,有一百多名。他们已经跟踪了十几天了。早上从大孤山乡史家西出发的,经过西北庄、大王口、上草埠、黄格庄、西泊来到英格庄,正愁得找不到目标。现在发现了目标,听到双山方向有枪声,便沿着英格庄到上初的山路,翻山越沟地奔了过去,他们迅速控制了这里的制高点——上初村西南沙帽顶。
两股敌人合在一起,与我们诱敌的三排战士在双山东坡的一条山梁——大鼻梁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敌人凭借着多于三排人数很好的武器装备,施展了疯狂的炮击和机枪扫射。
激烈的战斗在进行着,枪炮声震撼着山谷,硝烟弥漫着大地,悲壮的场面可歌可泣。我三排的战士在多于自己十几倍的敌人面前,沉着、顽强、视死如归。据目击者说,一个战士倒下了,等敌人上来骑在他身上搜身时,他迅速抽出敌人身上的军剑刺向敌人,敌人迎刃而倒。也有的目击者说敌人搜山时,三排负伤的战士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。三排的战士们圆满地完成了诱敌任务,他们从山麓引诱敌人到山顶,最后壮烈牺牲。与此同时,八路军12团的胶东行署和牟平行署领导机关的大部队,在三排的引诱阻击的奋战中,顺利地沿着张家口、双山北麓的石灰窑口子,安全转移到牟平县台于村西塂叫“皮子沟”的地方。
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二十四烈士,牟平八区于1944年在双山之巅,海拔299.9米的主峰玉皇顶上树立了“二十四烈士纪念碑”,以示怀念,以供瞻仰。
这些灿烂史迹,归功于我们的先烈英雄,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自由解放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他们的生与死、言与行都是为着民族的解放,一切为着人民的利益,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,他们的英名和伟绩如同日月一样千秋永存。
中国民族解放万岁!
革命先烈英雄们的伟绩和英名万岁!
附:二十四烈士纪念碑,全文(隶书)
民国三十一年春,日寇扫荡胶东,于阴历2月22日,我八区亦遇其祸。当日下午一时,我胶东八路军十二团遇敌人触于双山附近地带,当时因战术关系,某排二十四爱国健儿,为吸住敌人目标,由山麓转战山巅与敌周旋,沉着应战视死如归。因众寡不敌,全部牺牲。此种不屈不挠精神,不但为群众佩服,即敌人亦不得不啧啧赞叹,同时,亦是振奋胶东人民情绪各抗战信心。烈士肉体虽死,而精神不死,为国捐躯,荣永存,特铭石以资纪念。